前沿拓展:女性服装的消费者

明星带货近“瓜甜保熟”。首先是汪小菲的“家丑外扬”成功带火了酸辣粉,接下来是欧阳娜娜自创并担任创意总监的生活品牌nabi“云朵胶囊系列”近日限量发售,因“定价贵到离谱”而遭粉丝纷纷吐槽。
从酸辣粉到浴袍,在吃瓜群众与明星粉丝的双料加持下,明星带货看似“黑红不断”,却疯狂收割流量。当热度散去,明星带货背后的品牌营销,依然要面对各自商业模式下的长期挑战。
黑红也是红:
酸辣粉“豪门恩怨”营销迎来高光
作为网友围观“豪门恩怨”入场券的酸辣粉,汪小菲母亲、俏江南创始人张兰通过直播间开辟“事件”的第二现场,一边回应汪小菲与大S婚姻内幕,一边对麻六记品牌的酸辣粉等产品进行直播带货。
这番操作使得麻六记的搜索指数整体环比上升1639%。仅一晚时间,麻六记直播间销售额暴涨,较近期平均直播销售额上涨了500%,直播观看人数为124万。在这之前的麻六记直播间近30天内,直播销量仅10万-25万。
在这场“黑红也是红”的纷争中,麻六记迎来创立两年来的高光时刻。酸辣粉单品线上销量近日冲刺到全平台的爆款榜榜一,身处风暴中心的张兰直播间单日销售额达到700万+,场均观看人次超过1632.1万,观看人次甚至超过了罗永浩和东方甄选直播间。
涌入张兰直播间“观战”的各位网友,纷纷对酸辣粉“激情下单”,促成一波又一波频繁上热搜的营销事件。也有网友“恍然大悟”:“我们以为自己看了笑话,其实人家已经挣得盆满钵满。”华商报记者上周末在采访中发现,不仅仅是线上,连西安部分便利店的麻六记酸辣粉销售也渐入佳境,便利店导购告诉记者,上午刚刚上架的酸辣粉,下午就卖空了。
欧阳娜娜卖998元的自创浴袍
nabi女孩们也嫌贵
11月22日,“每个女孩都想成为”的欧阳娜娜其自创并担任创意总监的生活品牌nabi“云朵胶囊系列”开始在微信小程序限量发售,包括睡袍、起居服、眼罩、袜子等8款居家单品。此前欧阳娜娜亲自上身连续数日发布预告,引发粉丝无限期待,并小心叮嘱:“nabi,不要定价太贵哦,平价一点。”直到看到两双白袜子168元、一件非纯棉浴袍988元……才发现十几年的真心错付了。伤心的粉丝、凑热闹的路人聚集在欧阳娜娜的新品笔记下,肆意挥洒吐槽的文采。
但终,云朵胶囊系列官宣售罄,记者点击其小程序,看到其中贵的两款产品,浴袍与睡衣套装还在售。从设计感来说,按理明星有着的时尚团队风格打造,日常也易接触各类国际一线品牌,更何况欧阳娜娜也一直因其可甜可盐的穿搭收割一票粉丝心,从自身时尚敏锐度来说,远超及格线,这也就令粉丝更多了一份期待。但“云朵胶囊系列”一出,众人哗然,难道自创就是在基础款服饰及周边产品上印其英文名logo?连系列中的长毛兔子玩偶也被质疑有米菲、Jel-lycat等知名玩偶品牌的影子。
从材质上来看,988元的浴袍由86%聚酯纤维、13%粘纤、1%氨纶组成,438元的卫衣等也并非纯棉。
从穿着体验看,多数测评博主表示,颜色太白,对非白皙肤质女生不友好,款式谈不上设计感,不显瘦,整体分量偏沉。购买过多次其男爱豆代言产品的大三学生小黎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不愿再为贵而无意义的产品买单,从以前抢AJ、高价买演唱会票到现在的拼多多、1688真香,这届年轻人也懂得粉丝经济并不能成为流量密码的道理。
热评
明星带货背后的各种突发事件,使得品牌意外爆火,背后有哪些商业关联?三位嘉宾各抒己见,揭开明星带货背后的红与黑。
品牌不能被引爆,应是长期积累创造出来的价值体现
点评嘉宾:知萌咨询机构创始人兼CEO 肖明超
品牌不是被引爆的,应是长期积累所创造出来的价值。麻六记利用一个突发“负面事件”引爆的流量进行营销,不确定因素比较多,没有任何的可复制性,只是一个偶然事件的借势营销,并不能作为品牌建设的常态手法。所以对于麻六记来说,能够利用这一波热度,深入探讨整个品牌价值的传播层面,才是关键。
“卖惨式营销”一次足以 线上为线下引流模式可继续保持
点评嘉宾:西安美好生活文旅商业研究院院长 夏强
汪小菲这场被平台利用,“坏事变好事”的“卖惨式营销”来说,玩一次就可以了。未来可以继续利用直播间这种“短平快”的亲民方式,作为线上营销的主战场,实现对线下实体店的引流,从零售角度来说,这种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
年轻化产品不代表可以“从零开始”
点评嘉宾:商业人 老恒
明星品牌logo其实与品品牌logo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一顶棒球帽打上各个logo轻松卖出数千元,但品品牌定价在于数百年积淀的历史、文化、故事、设计、材质与粉丝群,甚至看似简单的logo也有其深意所在,相比之下,22岁的欧阳娜娜所“缔造”的商业版图伊始显得“太轻薄”,没有讲好故事,也无法支撑起她口中所讲的想通过品牌为大家带来的惬意和松弛感。因为看到这样的定价,粉丝们均表示“无法松弛”。
也许活在象牙塔中的小公主确实无法理解普通消费者为什么会吐槽百元白袜,但从商业逻辑看,欧阳娜娜及其团队其实完全可以规避该情况发生。即在定价策略中,未能匹配其消费客群画像,粉丝中多为约16-25岁的年轻女孩,占比较高的学生党承受不起定价,而迈入职场的女性则会转头购买一些同价但质感设计更好的替代品。未来如果她能够更爱惜羽毛,推出产品充分考虑市场与消费者因素,而不是如自己的初试水一般“从零开始”,也许可以扳回一城。 华商报记者 尚璟 牛鸣飞 文/图
拓展知识:女性服装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