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用女性做服装logo
昨天深夜,“迪奥抄袭”登上了微博热搜榜首。这个曾因摄影师陈漫一张被认为充满“刻板印象”的照片而遭遇国人吐槽的品牌,这一次又作了什么“妖”?
原来,有网友发现迪奥刚上市的服装中有一款黑色裙装,与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十分相似,但品牌的介绍里只字未提与马面裙的关系,而是称其“标志性的Dior廓形”。这一情况引发诸多网友不满,纷纷指责该品牌“抄袭”“文化挪用”“文化剽窃”。
据了解,这款引发争议的裙装来自迪奥品牌2022年的早秋系列,这款黑色长裙正面是一整块平顺的布料,两侧有细褶,腰间系带。网友找到的走秀视频也显示,整块布料与褶皱之间前后都有开衩处理,不仅外形与中国马面裙高度相似,就连细节也十分雷同。还有网友表示已前往迪奥店面试穿,确定迪奥这条“新款”裙装采用的是“前后裙门重叠”“前后开衩”“侧边打褶”等马面裙细节。
引发争议的裙子
据介绍,马面裙是中国明清时期汉族女性主要裙装样式之一,一般前后共有里外四个裙门,穿着时四个裙门两两重合,裙侧面打裥。该裙装从正面看时状似马的面部而得名。尽管从装饰到风格出现过一系列的变化,但马面裙的基本结构一直存在并延续。
在当代中国的古装影视剧中,有大量马面裙的造型。如1987版《红楼梦》中,女性角色就大量穿着马面裙出场。而以清末为时代背景的电视剧《橘子红了》,虽然服装造型被许多人诟病“与历史不符”,但仍可见“马面”结构。如今粤港等地结婚时新娘穿着的嫁衣“凤褂裙”,也依然可见马面裙的痕迹。
1987版《红楼梦》中的裙装
有业内人士介绍,迪奥之所以称该裙装是品牌“标志性廓形”,很有可能是品牌认为该设计收腰并放大裙摆的轮廓与品牌上小下大的“A字型”(A-Line)相符。在当代时装史上,一般认为这样的“A字型”服装是由迪奥品牌的创始人克里斯蒂安·迪奥(Christian Dior)于1955年开创。二战之后的欧洲百业萧条,人们精神困顿,迪奥推出了一系列强调女性曲线的服装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A字型”以纤细的腰部和浑圆的臀部曲线冲击着当时人们的目光,成为该品牌的标志廓形之一。
迪奥的“A字型”
事实上,包括迪奥在内的西方服装品牌不是第一次使用中国元素,为何这一次“翻车”?
早在1997年,后来被人们称为“海盗爷”的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成为迪奥设计师的第一场春夏高级定制时装秀上,就出现了大量中国元素:状若旗袍的长裙、大量编织流苏装饰……随后当年的秋冬成衣秀上,他再接再厉推出了全系列的“中国风”:饰以珍珠的旗袍立领、中式刺绣花纹、双鱼纹样的项链和耳环……模特们脸上的胭脂从脸颊抹到眼部。
在这场秀上,就有剪短的马面裙与该品牌标志性的收腰短上衣的设计。然而这两场秀非但没遭到中国网友的反感,甚至亲切称其为“海上花系列”,因为设计师直言灵感来源是好莱坞第一位华裔明星黄柳霜和昔日上海的“月份牌女郎”。此后在1998年秋冬的高级定制时装秀上,迪奥再次推出了马面裙结构的时装,以明黄色为底,饰以深蓝色滚边,绣上了龙纹,却搭配了夸张的苗族银饰。
迪奥1997年的服装上就有马面裙元素
迪奥不是使用马面裙元素的西方品牌。另一品牌香奈儿的2010年早秋手工坊系列,就推出一系列以中国为灵感的服装,其中包括以品牌标志性粗花呢面料制作的套装搭配剪短的马面裙。但该系列开宗明义,名字就叫“巴黎——上海”,就连走秀发布也是在上海完成的。
“网友们不是排斥西方品牌运用中国元素,相反无论是迪奥早年的秀还是香奈儿、普拉达等品牌的‘中国风’设计,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都是正面的,因为面向世界介绍了中国。”从事服装行业的祝先生认为,此次迪奥“翻车”主要的原因,是使用了中国的传统服装元素却绝口不提,反而变成了“品牌标志”。
自当代时装工业兴起,“中国风”就一直是世界时尚潮流的重要元素。1977年,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就以中国为灵感设计了一整个系列。这位曾收藏了圆明园十二兽首中鼠首、兔首的设计师在这个系列中寄托了他对中国的想象:黑色对襟大衣中间绣上红色补片,龙纹外套上挂着坠有流苏的璧环。而2015年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年度展览以“中国:镜花水月”为主题,展出大量以中国元素为设计灵感的服装,参观人数逾81万人次,列该馆史上第6位。
然而无论是首批到访中国的设计师之一的伊夫·圣·罗兰,还是有王家卫参与的“中国:镜花水月”展,以如今国人的目光去看,恐怕都难逃“东方主义”“强权凝视”的争议。
在设计中国系列之后,伊夫·圣·罗兰旋即推出一款名为“鸦片”的香水,在设计师看来代表着东方神秘想象的名字当即刺痛了海外华人的屈辱回忆,引发巨大争议。与大多数采用透明玻璃瓶的香水不同,该款香水的瓶子采用了少见的红色包装,曾被人解读灵感源自中国的鼻烟壶,实际上外形与日本的印笼一模一样。
分不清亚洲各国似乎是许多西方品牌的共性。约翰·加利亚诺设计的“月份牌女郎”们,身着旗袍却脚着短袜蹬着木屐,夸张的步态充满了凝视与臆想。而香奈儿的“巴黎——上海”系列色调以铜锈的蓝绿色为主,甚至还有铜钱组合成的项链,男女模特头顶70年代中国常见的绿色帽子。近年在网上被群嘲的一件绣上“香奈儿”三个中文大字的毛衣,也出自这一场秀。
香奈儿的“巴黎-上海”系列
“许多国际品牌充满傲慢与偏见,他们不愿正视真正的中国——无论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古国,还是一个开放富足的现代化大国。”在祝先生看来,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高,对文化平等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样的争议“只会越来越多”。
是国人过于敏感吗?
类似的事情在国外可能反应可能更为激烈。在美国发展的巴巴多斯籍歌手蕾哈娜(Rihanna)曾举办过个人品牌的秀,因为白人女模特编了“脏辫”而引发争议,因为在许多人看来这是独属于黑人的历史和文化。美国名媛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曾将自己的塑形内衣品牌定名为“KIMONO”,在英语中有“和服”之意,因此引发大量日本人的抗议,终卡戴珊宣布将为品牌改名。
在一些时尚行业从业者眼中,不同文化的交流、跨界与碰撞,恰恰是创新的关键。过于强调文化认同,是否会阻碍创新的步伐?
祝先生同样举了迪奥的例子。约翰·加利亚诺在设计了许多“中国风”的服装后,终于在2003年到访中国,当年甚至把少林功夫请去做了迪奥走秀的开场,穿插各类杂技表演——然而在这一场显然是以中国为灵感的设计中,再也未见立领、盘扣、流苏、刺绣等“中国元素”,取而代之的是改变模特原本身材比例和五官结构的服装与妆容。据说这是设计师从京剧获得的灵感,在中国的传统戏剧中,服装和妆容竟然重塑了人的身材和长相以表达角色个性,这让设计师惊叹不已。“我们希望的创新,是创作者基于对不同文明的感受和认知,提炼碰撞出新的形象,而不是睥睨着拿来一些陈旧的元素简单拼贴,更不是将还不为世人所熟悉的元素变成‘品牌形象’。”
在迪奥不久前刚刚完成走秀、尚未上市的2023年早春系列中,许多人一眼便看出设计师的灵感来源与西班牙斗牛有关。这正是不少反对者的理由:品牌普拉达曾多次设计形似旗袍的服装,汤姆·福特(Tom Ford)任职品牌圣罗兰时期曾直接以“龙袍”为灵感,为何没人批评他们“抄袭”“文化挪用”?
巩俐身着汤姆·福特为圣罗兰设计的旗袍样式服装
除了在公开采访中明确灵感来源于中国,这些中国元素也和西班牙斗牛士们挺阔的肩部装饰、刺绣的短上衣一样,已是公认的“中国元素”。在许多网友看来,除了明确反对文化挪用之外,更要开足马力文化输出,通过文物展览、影视剧、音乐、当代艺术等各种形式传播中国文化的要素和形象,让世人知道中国文化的传统不止旗袍和刺绣,还有更多独特、有趣并且可以沿用至今的好东西。
设计师陆先生曾参观过“中国:镜花水月”展,“不出意外”地充斥着立领、龙、瓷器与刺绣。“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抽象成现代的表达,形成更能为当代人所接受的东西?我们自己都不去总结、提炼、创新,又如何批评其他人的刻板印象?”在他看来,此番被批评的迪奥恰恰为从业者上了一课,“如何把传统现代化,在共性的文化中融入自己的个性,这是我们需要立即做的功课。”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简工博 题图来源:新华社(资料图片)
来源:作者:竹间
拓展知识:用女性做服装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