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清朝女性服装旗袍图片大全
“您好,请问展厅里怎么没有旗袍?”
“我也不清楚,有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
这是我在国博参观“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时听到观众与工作人员的对话。
所有到这里来找旗袍的观众,大约都是受了清宫戏的影响。因为旗袍的“旗”字让人很容易想到清朝“旗人”,加之又有“旗头”“旗鞋”等旗人特有的服饰文化。其实,旗袍并不是清代旗人女性的服装。从文献和展厅中布置的蜡像、照片和实物来看,旗人女性的服装应该叫“旗装”“旗衣”,可分为“衬衣”和“氅衣”。
“旗袍”一词,早出现在张謇所著的《雪宦绣谱图说》中。这是一本记录当时绣女沈寿口述刺绣理论的书,成书于民国七年(1918),书中说“绷有三,大绷旧用以绣旗袍之边,故谓之边绷”,这句话中虽出现了“旗袍”这个词,却是为了介绍刺绣中的绷子。书的作者和工艺讲述人都是汉人,而且又发生在大清灭亡后的。
据郑逸梅先生的《服御之变迁》介绍“原来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周锡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都认为旗袍是在1921年以后才开始在上海流行起来的,并被追求男女平权的新女性所喜爱,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女性服装。1929年,旗袍被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为礼服之一;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在中国大陆举办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大都以旗袍作为礼仪服装;旗袍也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夫人的服装……旗袍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旗袍”与“旗装”究竟是什么的关系呢?
周锡保先生在《中国古代服装史》中虽然肯定旗袍是在民国时期定型的,但也认为:旗袍是从清代旗女的袍服发展来的。袁杰英教授在《中国旗袍》一书中也认为:旗袍和旗装有一定继承关系。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旗袍”就是专指民国出现的旗袍,不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
这些都留待专家去讨论吧,我今天还是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博中展出的清代旗人女性服装“旗装”,还是把“中国古代服装文化展”与“金玉满堂”展一起说。
满族女性从来就是穿袍的。郑天挺教授在《清史》中追溯了满族的发展历程,满族的先民“肃慎”人从大约三千年前,就生活在黑龙江宁安牡丹江镜泊湖一带。南北朝时被称为“勿吉”,隋唐时被称为“黑水靺鞨”,辽、金时又称为“女真”。就是他们建立的金政权,把宋朝拦腰变成了北宋和南宋。从当时留下的一些资料来看,他们男女都穿左衽袍服。这与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有关,上下一体的袍服显然比上衣下裳结构的衣服更能挡风御寒。
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八旗”的军民合一体制。在与明政府的战斗中逐渐取得上风并于1644年,借平定李自成为由入关中原,终建立大清王朝。整个满族也全部南迁。此时,满族的袍服适应作战和行军的要求,材质以动物毛皮为主,基本结构是圆领、左衽、大襟、四面开衩、束腰和马蹄袖,没有任何不必要的系袢、口袋等装饰。
入关后,满族人受汉人影响,不仅学会了植棉、纺纱、织布以及养蚕缫丝,袍服的面料种类变得更多,左衽逐渐变为右衽,窄紧的马蹄袖改为宽肥的大挽袖、套花袖等款式,而且加入了刺绣纹样,装饰性也越来越强,美感大为增加。
从“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和“金玉满堂”展出的旗人女性服装来看,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色彩鲜艳复杂,用料等花色品种就多样,喜用对比度高的色彩搭配。样式美观大方,讲究装饰,领口,袖口,衣襟都绣有不同颜色的花边,有的多至十几道,穿起来匀称苗条,婀娜多姿。
《孝贞显皇后璇闱日永图轴》和《蒋重申夫人小像》的服装是“大挽袖”,把花纹绣在袖里,“挽”出来更显得美观。有些旗装,在领口,衣襟,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条或彩牙儿,有的还要镶上18道衣边才算是美。
由此可见,旗装的“旗”和旗袍的“旗”只是历史的巧合,也许也有历史传承,但不是一回事。
拓展知识:清朝女性服装旗袍图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