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武汉民国女性服装店铺
C
怡和服装店旧影
西服又称“西装”、“洋装”。西装是一种“舶来文化”,在中国,人们多把有翻领和驳头,三个衣兜,衣长在臀围线以下的上衣称作“西服”,是中国人民对西方服装的称谓。民国初年,在武汉除外侨和领事馆人员外,西服已在洋行中上层职员、自由职业者之间流行,到上世纪30年代风行一时。
从“祥康”到“扬子江”1989年编撰的《武汉市志》服装业之名厂名店“扬子江服装厂”,其前身为祥康西服店。1909年,宁波西服缝工陈章尧设店于今车站路,自带剪尺上门兜售生意,因借得法国领事馆的包活,业务渐次活跃。上世纪20年代初迁三德里街面,租了间前店后厂,规模较大的铺子营业,有12台缝纫机、6台案板,整套烫熨机,流动资金达万余元。至上世纪30年代末集资已经达7、8万元,与信康(本帮)号称当时法租界两大家,但信康的精工款式略显逊色,祥康逐渐为西服男装。
“祥康”1946年4月注册资本600万元,可见武汉市的西服业始由宁波红帮裁缝发端,随之由红帮裁缝的急剧增加得以发展,而后由红帮工艺而诞生。
建国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祥康隶属纺管局系统,移到中山大道义品里口营业,1963年迁往江汉路原荣康绸缎号三层楼店房营业。
1985年的扬子江服装厂店面
“文革”后,祥康由“反修”服装店改名“扬子江服装厂”。上世纪80年代,西服热席卷全国,各式西服店满街可见,但在汉口,人们还是认准江汉路的“扬子江”,该店制作西服选料考究、精心裁剪、严格试样、精工缝制、讲究手针,很受人们的欢迎。后来由于市场面临的企业改制,“扬子江”整体出租,该店搬迁到宏图大道工业园那边去了。
中山大道上的裁缝店一般西服店都比较考究店堂布置和橱窗陈设,店堂有茶水座椅,橱窗摆时装模特,以广招徕。大型西服店,如信康有员工约60人,祥康约40人;小店雇有3至5名工人不等。另外还有持有经营执照的“包袱客”,携带样料上门兜揽客户生意,人数不多,却是缝工行家,既能自裁自缝,又计件分发临时缝工加工。开支节省,生计裕如。上世纪30年代中,江汉路上海时装公司开曾武汉女式西服的先风,但不到数年就衰落了。
1948年汉口市服装工业同业公会中,宁波籍会员商店达50家。这些服装店多在中山大道及其支路胜利街、兰陵路、保成路、大智路、车站路等市中心路段。西服店的分布地段,体现了店家的级别档次。在中山大道和江汉路中有不少是红帮裁缝开设的店号,且历史都是数十年之久,裁剪缝制之技艺始终居全市的前列。
中山大道的繁华地段,门牌在800至1500号之间,据1947年统计有83家服装店,占700间铺面的近12%,平均每隔几家就有一家服装点,其中宁波人开设的24家,有上海时装、姐妹、怡和、红星、虹霞、上海明记、顺昌、华兴等。戴忠利在中山大道1187号开设的“信孚”;游宝珊在中山大道234号开设的“信康”;戚裕新在胜利街194号开设的“良友”;刘宗杏在中山大道1175号开设的“泰康”;陈永昌在中山大道1199号开设的“顺记”;何筱品在中山大道1173号开设的“南京”等。
怡和服装店是宁波人在汉口经营的又一家较的西服店。邹佩庭1931年创建,起初在武昌,1946年迁往汉口,借用英商怡和洋行的名字自取店名,店子设在北京路附近,以男服为主,兼做女服。上世纪40年代后期,怡和老板邹佩庭曾被推选担任汉口西服业同业公会理事长。
抗战时,由南京迁来汉口中山大道下段的姐妹服装店是“服装店”的前身。1944年,股东拆伙,由缝工出身的方才德独自经营,易名为服饰公司。当时汉口大的女服装店“上海时装公司”迁往法租界,缩小营业范围;却接得天主堂医院医务服装的包活,得以开展业务。汉口大轰炸时,店堂被毁。抗战胜利后重建店堂,服装店成批缝制海勃龙女式大衣正合市场流行的风尚,获利颇丰。武汉解放前夕,方才德携款去了重庆,在重庆“9•2”大火中资产损失殆尽,汉口“”也一蹶不振。
拓展知识:武汉民国女性服装店铺